一、建筑概况及使用要求
根据会议室使用要求:现在的会议室主要以会议报告为主,兼顾娱乐等其他使用。
二、建筑声学设计指标
根据使用要求,为了保证会议语言清晰饱满,会议室最佳混响时间为中频1.0±0.1秒(500Hz)。
三、室内音质设计
会议室声学设计的重点是,采用合理的吸声结构和吸声材料,保证达到中频1.0s的混响时间设计指标。 会议室声学设计方案:
整体结构为:吊顶使用纸面石膏板实贴矿棉吸声板,主席台后墙0.3m以上为软包材料,下做木墙裙;主席台两侧音控室墙面为通高装饰榉木板;两侧墙及后墙1.4m以上为软包材料,1.4m以下为石材墙裙。室内座椅为软座椅。
各部分材料及做法说明如下:主席台地面采用架空实木地板(可少量吸收低频);主席台部分天花吊顶采用纸面石膏板实贴矿棉吸声板(用以防止主席台天花和地板之间产生颤动回声);主席台后墙采用25mm厚玻璃棉防火软包材料,用以吸收中高频,控制混响时间,并防止颤动回声;主席台两侧音控室墙面采用做防火处理的五夹板,后留空腔(用以吸收低频),1.4m以下护墙部分后衬一层10mm厚大芯板增加保护强度。主席台台口上方及台唇采用五合板木龙骨结构,后留空腔用于吸收低频,并做防火处理;两侧墙及会议室后墙采用多孔铝纤维吸声板,或者采用25mm厚玻璃棉防火软包材料,后留空腔用以吸收中高频,控制混响时间,并防止颤动回声。地面和墙裙为石材。
会议室座椅为软座椅,因数量较多,对室内吸声影响很大,根据设计,座椅需采用中频吸声量为0.3-0.4m2的软座椅。设计时,尚不能决定采用何种座椅,故座椅的声学数据为推算得来。为了保证声学效果,在大厅装修工程完工后,座椅未安装前,应对大厅空室混响时间进行测量,并对所采用座椅的吸声量进行测量,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确定所采用座椅是否能够满足声学要求。
四、隔声问题
为了防止会议室使用时的声音传出干扰周围环境,亦防止周围环境噪声传入室内干扰会议室正常使用,故隔声的意义非常重要。声学设计要求墙体隔声需要达到Rw>50dB,隔声门、隔声窗的隔声量要达到Rw>45dB的要求。隔声门的门缝作压条密封处理,使用自动关门的夹紧装置,保证门的密闭性。窗子的隔声是薄弱环节,为了保证会议室内的采光、通风换气的自然性,同时考虑到多功能使用的要求,不对窗子进行封堵,而是采用中空玻璃双层窗来解决隔声问题。会议室内的音控室因位于主席台两侧,距离前排座位较近,因此音控室隔墙需做必要的隔声设计。
五、室内噪声的控制
为了创造安静的听音环境必须做好会议室的噪声控制。室内噪声水平应控制在35dB(A)以下。室内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风口、照明电器噪声、座椅翻动噪声以及投影机等,需由有关专业设计人员按允许噪声指标合理地选用设备,在安装时做好隔声减振处理。
六、空调机房的减振处理
为减小空调噪声对会议室的影响,建议会议室的所有空调管道应设计成超级消声风管,并要注意气流噪声及风口噪声处理的设计,保证达到NR25的设计要求。系统中设置足够长度的消声器。应特别强调控制振动的固体传声处理,设计中除必须选用低噪声设备外,对空调机组应采取减振措施,并设置减振垫、减振器、设置风管软连接等等。另外,机房的顶棚、侧墙应做强吸声降噪处理。